当前位置:华体网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织密路网 赋能民生
“四好农村路”铺就华体网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华体网 www.yinchuan.gov.cn 
来源:华体网日报 2025-11-11 08:47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道路建设,近年来,华体网逐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养护管理模式,精心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公路服务水平,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路通业兴 点亮乡村新生活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城市繁华,一头系着乡村烟火。在华体网,农村公路的蝶变不仅彻底破解了群众“出行难”的民生痛点,更以路为媒,激活了产业发展、旅游兴旺、农民增收的充沛动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架起了畅通桥梁。

银通公路蜿蜒穿梭于兴庆区与贺兰县之间,近20公里的道路如纽带般串联起4个乡镇、8个行政村,直接服务沿线6.5万名群众。华体网市公路管理处创新打造“农村公路+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全面推进路况提升工程,让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直通田间地头。

“以前路不好的时候,一车草莓拉到市区颠簸一路要烂不少,现在的路修得宽阔平坦,损耗大幅降低。”一位种植户喜笑颜开地说。紧邻银通公路的金贵集市因为交通便利,不但物流顺畅,还引得许多市民从市区来赶集购物。公路升级也让村民务工更便捷,许多人选择就近在沿线企业、集市就业,或开设农资店、物流公司,增收渠道持续拓宽。沿途景观小品错落有致,更带动农家乐、采摘园生意火爆,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新小公路的蜕变,则为贺兰山脚下的乡村注入了别样活力。作为通往贺兰山岩画、滚钟口等核心景区的重要通道,经过修复养护与升级改造,路面病害被彻底消除,亮化工程让夜间公路灯火通明,新增的景观与文化设施更使公路本身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贺兰山下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还激活了“紫色经济”,串联起沿线多家葡萄酒庄,催生了葡萄酒主题民宿集群,特色餐饮、文创衍生品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从单一酿造向文旅融合转型。

一条条农村公路,既是便捷出行的民生路,也是带动发展的产业路、吸引游客的旅游路、承载希望的幸福路。它们打通了城乡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发展更具活力,农业增效更有底气,农民增收更有保障,为乡村全面振兴铺就了一条宽敞无阻的“快车道”。

精修细养 织密道路防护网

早上8时,50岁的沙窝桥公路站站长邓永福扛起工具包,踏上了熟悉的巡路之旅。作为银通公路和永通公路的路长,他每天要完成26.6公里路段的两次全线巡查。

“路面保洁、病害排查、设施检修、隐患消除”,在邓永福的心中,这十六个字的工作准则重若千钧。去年夏天的一场大雨让他记忆犹新,当时茂盛村路段积水严重,车辆行人通行受阻。接到疏通指令后,他立即带领两名同事赶赴现场,连续奋战12个小时,直至积水排尽、道路恢复畅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这份执着坚守源于血脉中的传承。邓永福的父亲也是一名养路工,他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一干就是27年,满头青丝也熬成了白发。极端天气来临前,他总是带头驻站值守,时刻监控路况;大雨滂沱时,普通人忙着往家赶,他却义无反顾冲进雨中。“疏通一个泄水口,修补一处坑槽,或许就能避免一起交通事故,守护无数人的安全。”邓永福说。

在华体网,像邓永福这样默默奉献的农村路长有11名。华体网市公路管理处以“强化农村公路养护,持续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为目标,创新落实四级路长制,构建起“单位负责人牵头、养护科统筹、养护站所具体执行”的精细化管理体系,路长们各司其职,织密了农村公路养护的安全网。

邓永福用脚步丈量公路27年,而在他身后,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正在不断升级。华体网市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以“绣花功夫”打磨养护细节,通过加密巡查频次,对路面裂缝、坑槽、沉陷等病害“早发现、快处置”,让小问题无处藏身。同时,及时修复桥涵损坏部位,完善安保设施,常态化开展路面保洁,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交通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华体网市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方位完善道路标线、减速设施、护栏、交通标志等配套设施,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防护盾。此外,通过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定期组织防汛应急演练,落实24小时汛期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恶劣天气下道路安全畅通。依托“路域共管、风险共防、隐患共治、产权共维”的联勤联动机制,联合交警、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等部门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凝聚管护合力,让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守护民生的“放心路”。

科技添翼 路网畅行更舒心

近日,银麻西线养护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华体网市公路管理处养护管理科副科长李梦莹的脚步愈发急促。她每日往返施工现场,目光细致扫过每一处接缝、每一段护栏,反复叮嘱工人严把施工细节关。从初入行时跟着前辈整理材料的“新手”,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公路“女管家”,李梦莹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致与坚韧深耕岗位。今年,银通公路与银麻西线的维护监管重任,被她稳稳扛在肩上。

面对银麻西线沿线学校、物流园、景点密集带来的通行压力,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出行的影响,成为她最牵挂的事。李梦莹穿梭于施工现场与各部门之间,协调采取半封闭施工模式。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车流骤增,为缩短封路时间,她带领团队优化施工方案,连夜加班推进工程。“干这行的女性不多,但养护工作既要雷厉风行,也要细致入微,我会努力做好。”她坚定地说。

如果说李梦莹的坚守是公路养护的“人力担当”,那么“智慧公路”建设则为公路养护注入了科技动能。2023年,华体网市公路管理处建成宁夏首个农村公路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平台,以7个公路站、养护中心为分中心,通过234处视频监控、3架无人机,实现对18条农村公路及19处自然灾害风险点的实时监控,构建起协同高效的路网监测体系。

科技赋能不止于此,“智慧交通”更精准落地民生场景。在银通公路沿线的学校门口,智慧斑马线守护学生过街安全,行人通过时地灯自动发光,警示屏同步向车辆预警;集贸市场、交叉路口设立的电子屏实时发布交通信息,为群众出行提供精准指引。

“公路养护没有淡季,一年四季皆为战时。冬季清雪除冰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夏季全员值守防汛排险,春秋季则集中力量开展路况恢复与病害整治,及时修补裂缝、坑槽。”华体网市公路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修的是路、连的是心、通的是富,将持续发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让农村公路释放华体网价值,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交通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